一、 自然情况
姓名:全燮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0年6月
籍贯:吉林省和龙县
民族:朝鲜族
学位:博士
现工作单位和职务:大连理工大学 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党委书记,”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二、 学历
1978.09~1982.07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 学士
1983.09~1986.07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
1086.06 获南京大学硕士学位
1998.03~2000.11 奥地利KARL-FRANZENS Univerität Graz 博士
三、 工作经历
1986.07~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 教师(1997年9月评为教授)
其中:
1992.10~1994.01 奥地利Gra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公派留学
1997.10~1997.12 英国HR Wallingford水利研究所 合作研究
2002.02~2002.04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 合作研究
四、 主要研究方向
环境化学与技术(包括污染控制化学与技术、环境污染化学)
五、 主要荣誉称号
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05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4年:首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2003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2003年: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计划
六、 主要学术兼职
(1)国家“十一五”863计划“资源与环境”领域专家组成员
(2)国家“十五”水污染控制技术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部环境化学学科第十一、十二和十四届专家评审组成员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
(5)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副理事长
(6)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7)辽宁省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
(8)大连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
(9)《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otoenergy》、《Journal of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ies》、《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环境科学》等8种国内外专业期刊编委;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七、 主要获奖成果
(1)光催化污染控制过程中提高能量效率的方法和原理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国务院
|
二等
|
排名第1
|
项目负责人
|
2011
|
(2)光催化污染控制过程中提高能量效率的方法和原理
|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
|
教育部
|
一等
|
排名第1
|
项目负责人
|
2010
|
(3)城市污水循环利用模式与实践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
|
教育部
|
一等
|
排名第1
|
项目负责人
|
2007
|
(4)污水的新型生物膜处理技术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一等
|
排名第1
|
项目负责人
|
2010
|
(5)有机氯化合物新型分析方法及环境演变规律的研究
|
辽宁省自然科学奖
|
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
二等
|
排名第1
|
项目负责人
|
2005
|
(6)用零价铁和钯催化剂对水中多氯有机化合物快速催化脱氯
|
辽宁省技术发明奖
|
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
二等
|
排名第1
|
项目负责人
|
2004
|
八、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仅列10项)
(1)功能性微纳米材料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与原理2083700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国家级
|
185万元
|
负责人
|
2009-2012
|
(2)污染控制化学20525723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国家级
|
160万元
|
负责人
|
2006-2009
|
(3)废水毒性控制方法与应用原理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国家级
|
200万元
|
负责人
|
2012-2014
|
(4)吸附/过滤-电化学分解功能性纳米材料与器件2011CB93600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课题
|
科技部
|
国家级
|
639万元
|
负责人
|
2011-2015
|
(5)典型城区与矿区水-土-气界面污染过程及生态风险2004CB418504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课题
|
科技部
|
国家级
|
301万元
|
负责人
|
2004-2009
|
(6)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微波诱导催化技术应用研究2005AA649010
|
国家863计划课题
|
科技部
|
国家级
|
110万元
|
负责人
|
2005-2006
|
(7)太子河典型工业水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ZX07202-006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
科技部
|
国家级
|
1690万元
|
负责人
|
2011-2015
|
(8)太子河流域典型工业水污染控制技术与示范研究2008ZX07208-004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
科技部
|
国家级
|
1310万元
|
课题负责人
|
2008-2011
|
(9)印染行业节水减排与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8ZX07208-002-07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
科技部
|
国家级
|
140万元
|
子课题负责人
|
2008-2011
|
(10)城市水生态环境与水循环经济原理和方法705011
|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
|
教育部
|
部级
|
30万元
|
负责人
|
2006-2007
|
九、 发表论文情况
共发表论文SCI检索200余篇,发表论文引用5000余次(SCI引用3000多次)。代表性10篇论文如下:
1. Hongtao Yu, Shuo Chen, Xinfei Fan, Xie Quan*,et al. A structured macroporous silicon/graphene heterojunction for efficient photoconversion, Angew. Chem. Int. Edit., 2010, 49(30), 5106-5109
2.Ying Lu, Hongtao Yu, Shuo Chen, Xie Quan*, Huimin Zhao. Integrating plasmonic nanoparticles with TiO2 photonic crystal for enhancement of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sis, Environ Sci Technol, 2012, 46 (3), 1724-1730.
3. Xiaona Li, Shuo Chen, Xie Quan *, Yaobin Zhang. Enhanced adsorption of PFOA and PFOS on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under electrochemical assistance, Environ Sci Technol, 2011,45(19), 8498-8505.
4. Hui Zhang, Xinfei Fan, Xie Quan*, Shuo Chen, Hongtao Yu. Graphene sheets grafted Ag@AgCl hybrid with enhanced plasmonic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under visible light, Environ Sci Technol, 2011, 45(13), 5731-5736.
5. Gaozu Liao, Shuo Chen, Xie Quan*, Huan Chen, Yaobin Zhang. Photonic crystal coupled TiO2/polymer hybrid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sis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Environ Sci Technol, 2010, 44(9), 3481-3485.
6. Chunyan Yu, Yaobin Zhang, Xie Quan*, Shuo Chen, Janbo Han, Xiaoxia Ou, Jincai Zhao.Photochemical effect of humic acid components separated using molecular imprinting method applying porphyrin-like substances as templates in aqueous solution, Environ Sci Technol, 2010,44(15), 5812-5817.
7. Hongtao Yu, Xinyong Li, Xie Quan*, Shuo Chen, Yaobin Zhang.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visible light (including λ > 600 nm) in phenol degradation with p-silicon nanowire/TiO2 core/shell heterojunction array cathode, Environ Sci Technol, 2009, 43(20), 7849-7855.
8. Hongbin Yu, Shuo Chen, Xie Quan*, Huimin Zhao, Yaobin Zhang. Fabrication of TiO2–BDD heterojun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 photocatalyst for simultaneous oxidation of an azo dye and reduction of Cr(VI), Environ Sci Technol, 2008, 42(10), 3791-3796.
9. Meng Liu, Huimin Zhao,* Shuo Chen, Hongtao Yu, and Xie Quan.* Interface engineering of catalytic graphene for smart colorimetric biosensing. ACS Nano, 2012, 6, 3142-3151
10. Hongbin Yu, Shuo Chen, Xie Quan*, Huimin Zhao, Yaobin Zhang. Fabrication of TiO2–BDD heterojun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 photocatalyst for simultaneous oxidation of an azo dye and reduction of Cr(VI), Environ Sci Technol, 2008, 42(10), 3791-3796.
十、 专利
近两年授权发明专利(仅列10项):
(1) 张耀斌, 全燮等,一种压载水岸上生物灭活方法,ZL200910308692.5,授权日2011年2月21日
(2) 全燮, 张耀斌, 荆彦文, 一种厌氧零价铁的污水处理方法, ZL200910012293.4,授权日2011年2月2日
(3) 全燮等,一种具有氧化铝涂层的蜂窝状金属丝网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ZL200710010359.7,授权日2010年7月28日
(4) 全燮等,一种电化学测量水体化学需氧量的方法. ZL200710011688.3,授权日2010年5月19日
(5) 全燮等,一种以废料为主要原料的曝气生物滤池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ZL200710010193.9,授权日2009年10月28日
(6) 全燮等,一种催化净化贫燃发动机尾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ZL200710010360.X,授权日2009年8月5日
(7) 全燮等,一种多孔状三氧化钨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L200610134391.1,授权日2009年7月1日
(8) 全燮等,微波加热低压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与装置. ZL200610046205.9,授权日2009年4月22日
(9) 全燮等,一种具有纳米带阵列结构的氧化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L200610048073.3,授权日2009年4月1日
(10) 全燮等,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蜂窝状金属丝网载体催化剂及其制法. ZL 200710010357.8,授权日2009年1月28日